發布時間:2019-07-11 18:23:49 信息來源: 發布作者:卡金網絡
傳統企業為啥一直對于互聯網處于一種保守的狀態,而且,馬云屢次向傳統企業拋橄欖枝,或者采取威脅的話語:“今天不擁抱互聯網,將來將無商可做!”烏魯木齊網站認為,這種說法還是早了一點,因為互聯網的變化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!
首先,是阿里旺旺的幾次改變,有網友諷刺說:“越來越像微信了!”其實,從拿下春晚的發紅包的咻一咻開始,阿里一直跟著微信屁股后面走,只可惜,讓阿里旺旺又要照顧PC端,又要博得移動端的好,顯然有點分身乏術,只好采取“棒子加棉花糖的方式”逼著用戶用新的的功能,顯然,這種做法好像暫時沒有多大效果。
同樣,在認為是分享經濟的典范滴滴打車終于修成正果了,修成正果之后馬上露出了猙獰面貌,打車補貼立刻消失,司機補貼趨向于零,加入門檻提高一大截,用戶打車又回到了比出租車略微低一點的價位,開始要把以前的補貼全部掙回來,不過就是一個打車軟件而已,花了無數的錢,終于可以躺著掙錢了。
毋庸置疑,用不了幾年,滴滴打車便會成為一個互聯網巨頭,甚至風頭會超過阿里巴巴。一個是當今的互聯網巨頭,卻遭遇移動互聯網社交化的困局,一個是新興的巨頭,未來可能壟斷全國的打車市場,在前期它們好像都有一個共同點,淘寶店的免費成就了無數小賣家,讓很多線下的“中產階級”被打破了飯碗,而一旦成功之后,天貓商城又拋棄了無數了小賣家,重新早就了新的“中產階級”。那么滴滴打車未來的模式也會如此,通過“過分”的補貼,博得了無數網友的贊譽,然后,讓很多出租車公司經營日益艱難,隨后,拿到了準入證之后,馬上開始斂財了,也許不久的將來,滴滴名下以傳統出租車的經營模式會重新出來,不過是“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”而已,大家不過在這場燒錢的營銷盛宴暫時的獲得一點甜頭而已!
談到這,很多人會說,你說這些有啥用?烏魯木齊網站建設認為,很多人看待互聯網,覺得一個奇思妙想用在互聯網上就能改變一切,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,營銷是手段,在某一個時間段,會覺得很好,很不錯,但是,當商家獲得了足夠多的消費者之后,他們就開始“收割”了,往往這種手段需要耗費大量財力、精力還有超高的風險,在滴滴打車修成正果之路,有多少打車軟件公司倒在半路上,就拿C2C模式來說,百度做過、騰訊做過,最終還是阿里笑到了最后!
互聯網的巨頭成長之路其實并不容易,甚至很容易在半路上掛掉,而傳統企業其實關注的更多是產品,和產品所占的市場空間,他們也在嘗試做營銷推廣,但是,在已有的圈子里,會小心的嘗試,而不是翻天覆地的變革,因為變化過于激烈,也許會成為他人的嫁衣,畢竟改變現狀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。
當互聯網公司越來越迷戀線下的時候,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,真正的生存之道應該是這樣的,做營銷先做產品、做網站先做內容、做排名先做優化……如果將這個反置,先做營銷再做產品,先做網站再做內容,先搞競價等燒錢的方式做排名在做優化,顯然,是作死的節奏!
這就是為啥傳統企業對互聯網始終不感冒的直接原因,這也是一次營銷根本解決不了大問題的原因,就好像現在公眾號有多少粉絲,一篇文章點擊了超過十萬就自戀起來的一樣,過于執著于數字,而忽視了產品本身,最終不過是一場鬧劇!